-
- 工業企業如何辦理環評手續
- 發布日期:2019年08月22日 點擊次數:87 所屬分類:新聞動態
我國的工業化起步于20 世紀 80年代中期,經過20余年的發展,特別是經過“十一五”高速發展,中國工業化進入中期向后期的過度階段,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,工業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絕對主體地位。但另一方面,中國工業增加值率不高,工業品國際競爭力不強。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正處于二次產業占主導地位的階段,工業地產的快速發展為廠房的需求提供了支撐。工業地產是工業生產的支撐,以土地和廠房為載體,為生產企業提供一定的場所和相關的配套服務。
隨著經濟的發展,我國工業用地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的趨勢是不會變的。工業類用地上可建的建筑物用途通常包括:工業制造廠房、物流倉庫和工業研發樓宇等。工業地產作為一門產業,有其獨有的商業模式,包括工業地產開發商籌措資金、建設基礎設施、開發經營項目并提供工業地產產業與服務等一系列活動。工業地產業的盈余體現在能夠快速啟動、以收入抵償支出、并能夠在抵償支出后有 剩余,與此相對應的,工業地產的商業模式具備“大投資、快啟動、提供增值服務、追求長期穩定回報”的四大特性。
但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當下,環保問題已經成了一個關鍵詞,為了控制環境污染,多座城市更是采取了限產停產措施,而在控制環境污染問題上,企業環評也是非常重要的,有關部門更是表示全國環評要繼續加強,并且要一查到底。日前,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出席全國環評改革推進座談會。他表示,環評制度只能加強,不能削弱,更不能取消,要切實增強環評制度的剛性,使環評隊伍重塑形象,重樹信心,要堅持突出重點領域,抓好典型,對違法違規案例扭住不放,一查到底,產生震懾,樹立權威。
什么是環評?
環評是環境影響評價的簡稱,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、預測和評估,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,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。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,并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。
環保監察的內容有什么?
環保監察時一般會檢查內容:
1、企業生產情況:企業所屬行業及主要產品。上個月的產品及產能,各條線是否存在運營。企業主是否違法建設,是否環評一致。有無新增廢氣、廢水、固廢等污染物。
2、企業環保落實情況:項目是否依法履行環評手續,查看環評文件及環評批復等。(環保執法人員或督察人員來企業或環保局查看環評文件),校核項目現場污染治理措施是否和環評大體一致),環評文件(環評公參)是否涉及造假。
那么,作為企業,應該如何辦理環評手續呢?
一、確認是否需要環評
項目建設前,建設單位按照《環保法》、《環評法》等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及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》(環境保護部令第33號)確認項目是否需要環評及環評類別(書、表、登記表或豁免),具體還需咨詢當地環保主管部門。
二、選擇可靠的環評單位
與環保部門確認后,建設項目需環評的報告書、報告表,應委托有相應資質的環評單位進行環評,環評單位可在環保部、省(市、縣環保部門網站查詢),按照十三五環評改革方案,不限制環評單位門檻,只要滿足相應條件都可以做。盡量找口碑好,質量好、服務好,后續服務跟的上的環評機構。登記表建設單位可自己根據相應規定填寫,也可委托其他機構填寫(含環評單位)。
三、在做項目環評前,建設單位應考慮以下幾點
1)項目是否位于規劃園區(規劃園區是否做過規劃環評) 2)項目選址是否合理、項目周邊環境與本項目情況,若項目污染較大,周圍環境敏感點較近,有無調整項目產污車間等平面布置的可能。 3)項目是否符合當地環保等規劃,是否符合產業政策等。 若以上都無太大異議,可進行下一步。
四、項目環評
1、環評委托及合同簽訂 1)委托有資質、未列入當地環保部門“黑名單”的環評單位進行環評,委托書蓋章。 2)簽訂環評合同,其中應明確環評費用(是否含監測費、若有環評評審等費應明確)、環評進度、甲乙雙方責任等。
2、資料準備圖件及其他資料,一般環評單位會給予建設單位一個資料清單,可按資料清單提供,主要為: 圖件:項目總平面布置圖、車間布置圖、環保設施及雨污布置等。 資料:項目可研或項目建議書,并派本單位的懂技術的人士與環評單位進行溝通,方便了解工藝流程、產污環節等。
需要指出的是:建設單位提供的數據、資料、圖件及措施要盡量與項目后期的建設一致,前期準備階段雖然復雜點,后期給您節約大量的精力與時間。
五、主動配合環評單位工作
1、主動與環評單位及環保主管部門踏勘現場(平面布置、主要產污環節等)及項目周邊的環境敏感點等。
2、協助監測單位進行環境現狀監測。
3、及時提供環評單位或環保主管部門需要的資料。
4、環評報告書及當地環保部門明確需公眾參與的應進行公眾參與工作,建設單位應進行環評公參工作。十三五環評改革明確了,環評公眾參與應由建設單位進行,并保證公眾的代表性、真實性等。
特別說明: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環評單位、監測單位工作不認真、作假、存在胡編亂造應及時糾正。不要認為,項目環評給環評單位編制了了,報告責任一切有環評單位負責,但是如果項目因監測報告、環評報告數據失真,項目不予通過或復核,又要耽誤一定時間,時間對企業是寶貴的。
六、環評報告審查
環評報告書及當地環保部門要求環評報告需上開評審會的,建設單位應配合環評單位做好上會審查。
環評評審會目的有兩個: 1、對建設單位的項目選址、產業政策等是否符合規定,從環保角度:項目建設是否可行。若不可行,和環評單位責任不大。 2、對環評單位的環評報告進行審查,環評單位報告編制質量如何,資料數據是否真實,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是否可行等方面,這方面,只要建設單位提供的數據真實,和建設單位關系不大。 3、評審會上可針對相關問題與專家、主管部門領導溝通、匯報,禁忌當面唱反調。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,建設單位應與環評單位保持良好溝通,經常碰到環評審查會上,環評單位與建設單位對建設單位,環保措施等意見向左,導致評審專家及環保主管部門對環評報告及項目產生懷疑,因而否定項目。
七、申請環評批復
環評通過環評審查會后,應及時和環評單位做好溝通,對環評報告按照專家要求進行修改。環評單位對報告修改完善、建設單位審閱后,及時上報給有審批權限的環保主管部門審批。申請時,不同地方需要的申請資料不一致,具體請咨詢當地保護部門。 主要有:
1.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(報告書、報告表、登記表)審批申請(一式2份); 2.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文件及PDF(或word)電子版(報告書一式3份;PDF電子版全文須包括帶章的資質證書、個人證書、審批登記表、相關圖件,并去除涉密信息,文件大小<10M); 3.環評文件全本公開的證明材料; 4.環評文件編制技術合同; 5.公眾參與調查表合訂本(負責調查的建設單位蓋章); 其他可能需要的資料(一至幾個): 1.項目建議書批準文件(審批制項目)或備案準予文件(備案制項目); 2.規劃部門關于項目選址意見書; 3.主管部門的預審意見(有行業主管部門的); 4.建設項目地理位置示意圖(A4紙一份): 5.項目平面布置示意圖(A4紙一份): 6.企業名稱證明(原件及復印件一份): 7.代理人的授權書(加蓋單位公章和法人代表簽名,原件一份): 8.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(一式三份):
八、審批期限
現在各地簡政放權,優化審批,因此審批時間不一,但法定期限為:報告書60個工作日;報告表30個工作日;登記表15個工作日 注:受理之日算起。
九、總結
1)企業自身情況應弄清,合規合法; 2)要找技服好環評單位,后續省時; 3)與環評單位要溝通好,真實準確; 4)多請示環保主管部門,守法省力。
- 相關標簽:聯系我們
-
上一篇:如何推進超低排放?——“十四五
下一篇:布袋除塵器使用注意事項